知識分享

《RFID黑科技》扭轉戰局的RFID關鍵技術

人間煉獄 小於1M.jpg









前言
西元2022年,俄羅斯總統普京指責烏克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實行「反俄」政策的「新納粹」國家;他援引《聯合國憲章》第七章第51條,稱俄羅斯正在動員起來,保衛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烏克蘭東部的兩個親俄分離主義政權)免受烏克蘭「新納粹主義」的影響。 當年2月24日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 的第一顆炮彈打入烏克蘭東部第一發達地區 斯巴頓機場,不只機場設施,連周邊的住家社區也開始被摧毀並伴隨大量燃燒;前一秒是安詳寧靜的社區,人們親切地互相打招呼,然後開車上班、走路去學校。誰也沒想到下一秒,眼下最熟悉的家園卻瞬間成為人間煉獄般景象。




戰火城市 小於1m.jpg








最無辜的還是人民

保家衛國將赴戰場的父親、戰火分別了家園與親人!

不管普京援引《聯合國憲章》第七章第51條進行軍事行動是否站得住腳,但無情的砲火還是摧毀了數以萬計烏東地區的人民家園。戰火無情、和平無價、人民無辜! 一場戰爭的孰是孰非和輸贏結果都改變不了戰爭的可怕與殘酷。 新聞影片裡,看著將赴戰場的父親哭紅眼眶和女兒道別,女兒在上巴士時,這對父女又一度不捨分離再度相擁而泣,鼻酸畫面讓人內心糾結。 人命、鮮血、和流離失所—這場戰爭在烏克蘭土地上以及人民身上所造成的傷害,是任何盟友的經濟制裁、支援聲量,都挽救不回也彌補不了的。 所以,任何國家的執政者,都應該要以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最高之任務! 因為,「蒼蒼蒸民,誰無父母?提攜捧負,畏其不壽。誰無兄弟?如足如手。誰無夫婦?如賓如友。生也何恩,殺之何咎?」 因為,當戰爭發生時,很多人都是那個忍悲含痛、依依不捨的父親,很多人也都是那個和爸爸哭著道別、不知道何時才能再相見的小女孩。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 


面對最壞的打算:啟動緊急醫療救護系統 

大量傷患處置,行政院衛生署已做好「檢傷分類」! 

武打劇總是說「刀劍無眼」;是比喻打鬥中兵器不會識別對象,很容易傷及無辜,通常形容戰鬥中的危險和殘酷的情況。所以,衛福部 針對「緊急醫療救護法」第30條提出修正: 1-直轄市、縣(市)衛生主管機關應訂定大量傷病患救護(含野外地區緊急救護)辦法,並定期辦理演習。 2-前項演習,得聯合消防等有關機關舉行,並請當地醫療機構及救護車設置機關(構)配合辦理。 而小編 早先於民國101年便受行政院衛生署(衛福部的前身)委託,與高雄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進行驗證「大量傷患處置」的「檢傷分類」項目中,以RFID技術快速且正確的進行T1~T4傷患分類; 

T1-極度危險、第一優先、立即治療(紅色手環) 

T2-危險、第二優先、延遲治療(黃色手環) 

T3-輕傷、最低優先(等候)、輕微(綠色手環) 

T4-死亡(OHCA)(黑色手環) 

驗證情境如下: 在單一事故現場,傷患人數超過15人以上、且現場破壞嚴重、情節重大且緊急。 10分鐘內EMT(緊急救護技術員)到達事故現場、60分鐘內醫療團隊搭設醫療接收站完成進駐、180~360分鐘內事故地點成立指揮所(ICS-事件指揮系統)、國家級搜索救難隊機具設備到達並實施任務佈達。 

所以: 

《最前線》EMT 

檢傷分類:使用傷患分檢PDA,快速對於現場傷患進行評估並排定優先順序;10幾年前智慧型手機剛問世幾年貴桑桑的時代,我們只好使用WIN CE作業系統的手持式個人數位助理器,然後開發出插拔式RFID讀取器(Dongle-加密狗)可以對RFID醫療手環進行讀取及寫碼工作;PDA畫面讓EMT直接紀錄傷患當時受傷部位及出血量預估,檢傷分類程式經過演算後即可分類傷患等級;EMT再將對應顏色的醫療手環扣入傷患後,用RFID讀取器(Dongle-加密狗)讀取該醫療手環的電子碼就完成檢傷分類綁定動作。最多耗時3分鐘! 

《作業中心》 後送:檢傷後的傷患經由醫療人員接手時,EMT已經將該名傷患的檢傷電子檔透過無線通訊網路(當時是3G)丟入「災害事件伺服器端」(編按:依緊急醫療救護資訊通報辦法規定);醫療接收站完成進駐後,便會連上「災害事件伺服器端」進行存取。所以一旦傷患進入醫療接收站,醫護人員即刻知道該名傷患的檢傷等級以及受傷部位,可以馬上進行救治。救人猶如與天搶命,任何節省的1分1秒都是傷患可否存活的重要關鍵。 

《後勤堡壘》 手術:當傷患等級是T1,又是必須進行侵入性治療的手術時,現場的醫療接收站就會攜帶維生器材搭上救護車,直奔醫療院所。可是救護車應該要開到哪一個醫院進行手術呢?醫療接收站會根據「災害事件伺服器端」給出的某一醫院治療存活機率高資訊授權碼,在救護車的車機上輸入該組授權碼後出發,然後神奇的事情開始發生了… 救護車行駛的路線上,交通號誌都是綠燈;救護車不太需要在路口減速,再小心穿越左右方的停等車輛。因為救護車車機一路發送授權碼,所以前方2百公尺外的紅綠燈號誌接收到授權碼就開始變換號誌為綠燈,直到救護車通過。(簡單來說,就是鐵門遙控器的概念。) 這個概念驗證(POC)在當時還非常轟動,但也間接造成高雄衛生局和消防局兩方關係的緊張;原因在兩造雙方都援引法條保護自身權利義務不受侵犯跟踰越,後來在長官的調適下獲得圓滿的解決,小編也才鬆了口氣。 



護士掃描病患手環 小於1m.jpg








(圖片來源:chatgpt) 

有備無患、事豫則立 

災害的發生,是我們太放鬆了! 

所謂「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不知之禍福」,2014年7月31日禮拜四的深夜23時55分以後到8月1日凌晨期間,高雄市前鎮區與苓雅區突然發生多起石化氣強力爆炸事件。請讓小編稍微做些整起事故的描述,雖然事故發生造成傷亡,但請您記取事故造成的傷痛,對於日後的警惕防範必然有助於提升我們勇敢去應對的能量;7月31日當晚大約21時左右,民眾電話通報消防局說聞到濃烈的瓦斯味、疑似有住家瓦斯洩漏。幾個小時後上述區域就開始發生連環爆炸,結果造成32人死亡、321人受傷,並且造成至少包括三多一路、三多二路、凱旋三路、一心一路等多條重要道路路面嚴重損壞,周邊店家也因為爆炸破壞而面目全非,並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 3個小時後,8月1日00時03分,高雄市緊急醫療資訊整合中心啟動大量傷病患機制,高雄市各大醫院提供緊急救護,如有必要則將傷患轉送至臺南。高雄市政府並於8月1日0時40分成立一級災害應變中心(ICS),管制相關路口,宣佈撤離武慶路以西、二聖路以北、民權路以東、三多二路以南區域內的所有居民至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與鄰近學校(光華國中、中正高工、五權國小、樂群國小、瑞祥高中、光華國小、瑞豐國小、獅甲國中、民權國小)或竹西里活動中心避難,且於福德三路、三多路口備有市府公車協助撤離。8月3日晚間另在七賢二路上的普賢寺及勞工公園內的勞工育樂中心獅甲會館開設2處收容安置所。8月6日加開一處位於三民區芝豐飯店為收容安置所。8月1日及2日前鎮區、苓雅區停止上班上課;凡前鎮或苓雅區居民,亦停止上班、停止上課。許多大樓疏散住戶,路邊站滿居民,許多人夜宿公園、足球場避難。市府在數個學校與文化中心開設收容中心,來收容災民,人數最多時,高達1200人。行政院則於8月1日凌晨1時開設中央緊急災害應變中心。隔日清晨,高雄氣爆事故上了新聞頭條版面後,小編還記得當時馬上打電話給夥伴公司高管,請求他們協助支援1000條4個顏色的RFID手環 ;我想拿著這些手環去協助ICS!一路上,小編一直複習當時「檢傷分類」項目的SOP,深怕「檢傷分類」POC結案已經超過1年,如果醫療體系將它束之高閣,那對受傷害的民眾將是再一次的打擊。 結果,小編錯了!高雄市政府的ICS更是把「大量傷患處置」的「檢傷分類」項目做到極致;PDA換成國產小平板電腦(功能更多)、RFID手環還加上測溫感測器(生命徵象監控);災民收容所的1千多位居民,更是用「識別證」進行身體狀態檢查及領取食物紀錄追蹤。(編按:緊急逃難時,錢包都來不及拿,更何況是證件) 有條不紊的行政作業運行,讓小編眼角失守、瞬間崩潰大哭;不知情的民眾,還安慰我說家園毀了可以再重建,人沒事最重要,殊不知我是非常感動,感動大家「以人為本」。 


殘酷的事實:戰爭不會只有一天 

戰爭是生靈塗炭、文明倒退 

現代戰爭是人類社會矛盾中最殘酷的災難;因為標榜「精準打擊」,所以破壞的目標都有針對性。諸如:彈藥庫、通訊設施、戰爭指揮所、機場、重要橋梁和主要道路。敵方為了第一時間摧毀對應方的抵抗或是反擊能力,勢必進行目的性的飽和攻擊來癱瘓對應方。所以攻擊的那片刻時間,沒有人可以反應的過來,那無預警的攻擊就是會造成大量傷亡。 第一階段的癱瘓行動後,就進行第二階段的掃除路障並建立前進指揮所;所謂的「掃除路障」就是對於前進路線的所有抵抗反擊一一擊潰、是第二次對於對應方的有生力量進行消滅; 所以說,戰爭是生靈塗炭、文明倒退的代名詞。它用極端暴力和破壞力,強行奪走無數生命,摧毀社會秩序,也留給被攻擊方難以癒合的傷痕(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承認恐懼是勇敢的,而你是個勇敢的人 

擅用科技提升島國人民優勢,扭轉戰局 

雖然台灣人民面對「對岸」的文攻武嚇已經好多年,但如果這樣的巨變一旦降臨,相信大部分熱情親切、愛好自由和平的台灣人民,都會心生恐懼跟煩惱自己最愛的家人以後怎麼辦?! 反抗吧!反抗意圖運用武力改變台灣富足康樂、經濟繁榮的危險行動;那該怎麼反抗呢? 台灣有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以及先進製程技術的顯著優勢 ;台灣製造業的工具機(工業之母)稱霸世界;台灣資訊科技、電子工程等領域擁有大量的人才跟研發資源 。都是可以拿來運用跟抵抗的! 再來,就是善用本質上的優勢試圖扭轉戰局,像: 1-提升火力: 使軍隊能夠在極短時間內迅速反擊或以準確、高效方式反制殺傷敵人。 2-增強機動性: 利用本島四通八達的道路以及高品質路況,讓軍隊能夠更快地移動和部署,搶佔戰略要塞,造成易守難攻、拖垮敵方部隊進度。 3-改善防護力: 面對長久的威脅,我們的血液跟基因裡,都有演習防護的概念了;如文章前段小編述說的「大量傷患處置」的「檢傷分類」項目;目的在盡量搶救生命、維持可以反抗攻擊的有生力量。使軍隊與人民相互合作,進行強大且有效地抵抗反擊。 4-優化信息獲取與傳遞: 敵方第一階段的攻擊項目雖然猛烈,但大家別忘了台灣的優勢和世界奇蹟:「擁有密度最高的便利商店和完整的物流配送機制」;雖然戰爭指揮所可能被炸毀,但我們還有綿密的「微血管」(便利商店)可以輸送血液(訊息和物資)。這樣就能夠讓戰爭指揮官更清晰、準確地判斷戰場態勢並且不斷地輸出戰略訊息來指揮部隊作戰。 


MAGA再現:Make tAiwan Great Again 

RFID導入戰備物資、人員傷亡搶救;扭轉戰局!

這裡不是指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而是Make tAiwan Great Again!

1. 優化後勤與供應鏈管理:

  • 精確追蹤物資:RFID標籤可以附著在武器、彈藥、醫療用品、食品、燃料等各種軍用物資上,實現實時、精確的追蹤。指揮官可以隨時了解物資的位置、數量和狀態,避免物資丟失、延誤或被錯誤分配。
  • 自動化庫存管理:RFID系統可以自動記錄物資的進出,減少人工盤點的需求,提高效率和準確性。這有助於確保部隊始終擁有所需的資源,避免因供應短缺而影響作戰能力。
  • 預測性維護:通過在軍事裝備上安裝RFID標籤,可以記錄其使用情況和維護歷史。結合數據分析,可以預測裝備的維護需求,提前進行維修保養,減少意外故障,提高裝備的完好率和可用性。
  • 快速部署與調動:在戰場上,快速調動和部署部隊及物資至關重要。RFID技術可以幫助快速識別和定位所需資源,簡化裝載、運輸和卸載流程,提高反應速度。


2. 提升戰場感知與決策能力:

  • 實時追蹤人員與裝備: 在複雜的戰場環境中,RFID可以幫助指揮官實時了解部隊和重要裝備的位置,提高戰場透明度,減少誤傷的風險。
  • 精確識別敵友: 通過在己方人員和裝備上使用特定的RFID標籤,可以輔助識別敵我目標,降低誤判的可能性。
  • 戰場環境監測: 可以將RFID技術與感測器結合,用於監測戰場環境的變化,例如溫度、濕度、化學物質濃度等,為指揮決策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3. 加強安全與反欺騙:

  • 防止武器和裝備被盜或非法轉移:每件武器和重要裝備都可以配備唯一的RFID標籤,實時監控其位置和狀態,一旦離開指定區域或被非法移動,系統可以發出警報。
  • 打擊假冒偽劣軍用物資:在軍用物資上利用難以複製的RFID標籤,驗證其真偽,防止假冒偽劣產品流入軍隊,影響作戰效能和人員安全。
  • 限制未經授權的訪問: RFID可以用於人員身份驗證,控制對敏感區域或資源的訪問,提高軍事基地的安全性。


4. 提升傷亡管理與搜救效率:

  • 快速識別傷亡人員: 在戰場上,可以利用RFID快速識別傷亡人員的身份,檢傷並記錄其受傷情況和位置,以便及時進行救治和後送。
  • 輔助搜救行動: 在複雜地形或惡劣環境下,可以利用RFID技術追蹤失散人員的位置,提高搜救效率,降低傷亡。


同胞們,不要怕!RFID擁有扭轉戰局的科技技術因素成分,再來.....就是你的「勇敢」!

  • 地址:300新竹市東區光復路2段2巷49-3號3F (德安一期C棟)
  • 電話:03-5786361
  • 傳真:03-5771491
  • EMAIL: julia@epcsi.com.tw